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范曾先生受聘南通大学终身教授专题报道
发布者:范曾艺术馆发布时间:2011-03-12

(一)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顾晓松教授在聘任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范曾先生,各位嘉宾:
大家晚上好!
京城三月,尽管春寒料峭,但万物萌苏,生机勃发。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仪式,聘任范曾先生为南通大学终身教授。首先,我代表南通大学党委和行政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高度信任并支持我校事业发展的范曾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南通范氏是中国文化史上很有影响的文化世家,范氏绵延400余年,大师相望,名家辈出。作为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传人,范曾先生不仅是当今的书画艺术大师,而且还是著名的诗人,国学家。他的人物画,开一代风气之先,又集山水、花鸟、书法、诗文于一体,以史入画,以文会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魂,形成了中国画坛诗文俱佳、书画并绝的艺术风格。他著作等身,在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公认和高度评价。早在1979年,范曾先生访问日本时就被称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2007年3月,范曾先生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成功举办了书画作品展,并有10幅画作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2007年经中宣部批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为范先生拍摄了人物专题片。2009年,因为享誉世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对多元文化的保存、倡导所作出的贡献,范先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成为中国第一人。2010年又荣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法国总统萨科齐亲自在法国总统府给先生授勋。2010年底,北京大学聘任范先生担任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范先生以自己不懈的艺术创作实践、丰硕的创造成果以及多种超越性成就为世人瞩目,不仅对中国书画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而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荣誉既是范先生的荣耀,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是我们南通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南通大学的骄傲!
令人感动的是,范曾先生还继承了范氏世家心忧天下的良好家风,民胞物与的济世情怀,兼济天下的道义担当。他常常引用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以自勉,以孔子“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以自励。正因为基于这样的感情,他“三年画一楼,两鬓添秋霜”,上世纪80年代捐献100万美金建成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汶川大地震,他慷慨捐款1000万元;玉树地震,他再次捐助1000万元。这些义举,是对天地大德的向往,是对人生万物的无限恻隐,是兼济天下家风的延续,是爱国深情的驱使,更是范曾先生高尚人格的体现。
今天,我们南通大学聘任范曾先生为终身教授,首先是为了表示对先生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终身教授是学校授予学者的最高学术荣誉,是授予为学校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作为南通人的骄傲,范曾先生桑梓情深,十分关心支持我校的建设与发展,与我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受聘担任我校特聘教授后,每年坚持来校作学术演讲。2007年我校成立“范曾艺术馆”,范先生对此十分重视,精心创作并亲自挑选了多幅精品佳作作为馆中藏品,各方人士,慕名而来,艺术馆络绎不绝,成为南通、江苏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如今,范曾艺术馆的新馆,由同济大学设计研究院设计,省发改委批准,准备在5月奠基动工,2012年建成。艺术馆为独栋叠院式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范先生承诺,新馆建成,将捐献价值一个亿的作品,供艺术馆展示、收藏、研究。届时将作为我校百年庆典标志性建筑,南通市乃至江苏省著名文化建设景观。
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说过:“有了博学的教授,不但是学校的佳誉,并且也是国家的光荣;而作为人才以为国用,流泽更是被于无穷。”一个优秀的教授对学校的积极影响是久远的,我们聘任范曾先生为南通大学终身教授,是希望全校师生能学习先生勇于担当,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希望先生的斐然成就和人格魅力,成为激励南通大学奋发向上、加快发展的巨大动力,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们再一次感谢范曾先生对南通大学的厚爱与支持!祝范曾先生身体健康,艺术之树常青,事业更加绚丽多彩!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二)范曾先生在聘任仪式上的讲话

南通自古称崇川胜境,而“川”者水之别名,“上善若水”,则是春秋以来中华民族知刚守柔的哲学理念。我深信“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宇宙法则。天垂象,圣人则之,乃是中国人创建“中和仁恕”之道的依据。
南通大学凭着“不争”的神圣自尊,巍巍然屹立于淮南江北海西头。唯其不争,故能与之争,在某些大学颇受浮躁心态浸淫的时候,他宁静的存在,正标志着极为绚烂而辉煌的未来。
大学是民族良知的所在,大学的崛起是民族振兴的标志,南通大学必将在这社会大转型期,肩负起更加神圣而伟大的责任。
我对南通大学聘请我为终身教授,深感荣幸。如果从我童年的初心而言,我只愿作一位南通大学的终身教授,也许在历尽风霜、度越关山的最后停宿,我会选择在南通,因为这儿有我不可取代的少小时的亲情和梦境。
谢谢校长和教授们授予我这无与伦比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