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新闻动态
我校终身教授范曾主持杨振宁与莫言巅峰对话
发布者:范曾艺术馆发布时间:2013-05-16

5月15日,著名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著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展开了一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两位诺奖得主先后围绕科学、文学、治学、勤奋以及中国梦等话题展开了对话,并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交流。艺术大师、我校终身教授范曾主持了这场巅峰对话。
对话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传统音乐——莫扎特D大调进行曲中拉开序幕。随着范曾先生的“让我们欢迎纯粹的科学家和纯粹的文学家!”相隔55年的两位诺奖得主的对话就此开启。
在谈到文学和科学的关系时,莫言认为文学创作和科学有很多不同,文学关注人,而科学关注自然界,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情感,而科学家关注物质原理。同样一件事物在科学家和文学家眼里是不同的。科学更为严谨、而文学更为自由。杨振宁则认为,科学里发现的成分比文学里少一点。科学是猜想的学问,不是幻想的学问,科学家要想了解宇宙结构,需要想象、需要猜,然而科学的想象与文学的幻想是不一样的。杨振宁引用范曾的一句诗“真情妙悟著文章”概括科学研究的过程,认为科学研究先要有真情,就是浓厚的兴趣,然后是妙悟,有了它才能有结果:著文章。莫言认为,文学创作也同样遵循这三个步骤。妙悟在文学创作中就是灵感,小说《生死疲劳》的创作结构就是在参观庙宇时得到的灵感。在谈到科学家与文学家的风格时,杨振宁说:“之所以选择科学,是喜欢科学的简洁之美。”科学家是有风格的。同样作为研究量子力学的学者,德国人海森堡与英国人狄拉克就表现出不同的研究风格。在科学家成长的过程之中,提炼、思路,选择的方向是渐渐形成的。莫言认为作家的风格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作家只有确立了自己的风格,才有可能在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谈到“中国梦”,杨振宁充满乐观,他回忆了中国近一百年来悲惨的历史,相信“中国梦”是会实现的。莫言则说他昨天看见一条新闻,说美国一个公司征集去火星的志愿者,中国报名的人最多,他觉得这就是“中国梦”,大家“都到天上去”。
艺术大师、我校终身教授范曾作为主持人也参与到了讨论之中,对话跨越科学、文学与艺术等领域,三人妙语频出,充满着智慧与光华,引发了现场一波又一波的掌声与欢呼声。
对话结束后,5名北京大学学生围绕天才和勤奋孰重孰轻、科研的寂寞与坚守、“诚”与“德”等问题提问。范曾认为,天赋和勤奋缺一不可,他择选弟子,首先考虑诚实;杨振宁则以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坚持寂寞或可能会成功;而莫言则认为,智慧不能补道德之缺失。最后,对话者和主持人分别选了一句话寄语年轻学子,范曾将孔子孙子孔伋的“诚外无物”,莫言引用了王蒙的书名“青春万岁”,杨振宁则将“自强不息”送给年轻学子。
我校副校长、范曾艺术馆馆长周建忠,校长办公室主任、范曾艺术馆副馆长刘根东,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芳,范曾艺术馆相关工作人员出席活动。本次对话是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众芳所在”系列讲座之一,由北京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据悉,对话将在央视一套5月19日晚10点30分《开讲啦》栏目和北京卫视5月22日晚10点10分播出。